车辆随时爆炸,他“抢”出5条命-中国文明网

车辆随时爆炸,他“抢”出5条命

发表时间:2025-10-18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在我受困时,他的出现像一束光,让我看到了生的希望。”

  “他自己都有急事还停下来救人,我会永远记住这个小伙子。”

  “这样的善举,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

  一封感谢信让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丁伯权被大家所知,他在G30连霍高速公路永登段震撼人心的救援故事引发网络上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夸赞他是心系人民的好警察。

  丁伯权工作照。

  争分夺秒勇救人

  2025年2月4日中午12点40分,丁伯权驾车携家人赴兰州看病,行驶至连霍高速永登路段时,前方突然发生一起四车追尾的交通事故,其中一辆私家车侧翻在高速路的中央,现场一片狼藉。车身严重变形,车窗玻璃散落一地,车门被死死卡住,任凭被困者如何挣扎也无法打开。更让人揪心的是,车内还隐隐传出漏气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呼救声从车内不断传来,声声急切。

  透过破碎的车窗,能看到5名被困人员,其中还有一个不到1岁的婴儿不停啼哭……

  看到这一幕,多年从警的敏锐直觉和职业素养让丁伯权瞬间警觉。在高速路这样车流量大、车速快的危险地带,二次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被困人员的生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

  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丁伯权迅速将自己的车辆停靠在一旁,安抚好家人的情绪后,便与同行的哥哥毫不犹豫地冲向事故现场。当他们靠近侧翻车辆时,发现现实的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加棘手:车门因遭到剧烈撞击已经严重变形,无法正常打开。车内的5名乘客意识虽还清醒,但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时间就是生命。丁伯权立刻组织围观群众一起展开营救行动。有人迅速寻找工具试图撬开车门,有人则站在一旁帮忙指挥,防止其他车辆靠近、再次发生事故。在众人紧张而又有序地努力下,车门终于被撬开。

  丁伯权和大家小心翼翼地将被困人员逐一转移到安全区域,生怕给伤者带来二次伤害。此时,一名女乘客的伤情比较严重,脸色苍白如纸,无法动弹。情况万分紧急,丁伯权没有时间多想,他果断决定驾驶自家车辆送这名女乘客去医院。一路疾驰中,丁伯权不断安慰受伤的女乘客。最终,女乘客被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唐女士委托亲友为丁伯权送去锦旗。

  获救女乘客唐女士心中满是感激,委托亲友给丁伯权送去感谢信和锦旗。这时,大家才知道丁伯权救人的事迹。

  为民服务显初心

  事后丁伯权得知,当时侧翻的车辆是加燃气的车辆,事故发生后,车辆气罐已经开始漏气,随时可能爆炸。当被问及如果知道车辆存在漏气的情况是否还会选择停车救人时,丁伯权说:“肯定会,警察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丁伯权出生于一个充满红色情怀的革命家庭,爷爷是抗战老兵,叔叔也上过战场。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红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他的骨血。2008年,丁伯权毅然踏上了向往已久的军旅生活。在空军部队服役期间,他刻苦训练、积极进取,理想、信念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2年2月,丁伯权退役后投身公安事业。他将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融入工作中。在公安武警联勤巡逻过程中,他处置交通事故20余起,劝解电动车违法行为1000余起,参与护校500余次。

  丁伯权和同事们执行任务。

  从军营到警营,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在大火中义无反顾地扛起液化气罐往安全地带转移,不顾自身安危营救落水人员,热心帮助走失的老人和儿童回家……从警13年来,这样的事,丁伯权做了许多。“他平时一直兢兢业业、认真踏实、乐于助人。”同事这样评价丁伯权。面对赞誉,丁伯权只有一句话:“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平凡之中为民服务。丁伯权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的青春“警”色。(供稿:甘肃省文明办)

【责任编辑:周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