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品德高尚、愛崗敬業(yè)、關(guān)愛學生,歷來是師德的應有之義。
當新入職的老師將右手握拳舉過頭頂,莊嚴宣誓“志愿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之時,教書育人的信念就應當一直銘記心上。在全國1500多萬名教師中,好老師為絕大多數(shù):汶川地震時,緊緊掩護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的英雄教師譚千秋;28年默默扎根農(nóng)牧區(qū),用愛與責任守護孩子讀書夢想的藏族教師王宏;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第一??圩印?,給予學生無私幫助的思政課老師林冬妹……他們,詮釋著“四有老師”的內(nèi)涵。
但我們必須看到,現(xiàn)實中,師德方面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有的大學教授不專心教學和研究,卻在跑課題、撈經(jīng)費、圖虛名上下功夫,更有甚者抄襲竊取他人科研成果,有辱斯文不說,還讓大學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受到傷害;有的中小學老師一門心思求財路,收受禮品、錢卡,更有甚者上課不講重點、補習班上才講,令家長們敢怒不敢言;有的老師缺乏耐心,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更有甚者歧視、打罵、體罰學生,給孩子們造成極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這些現(xiàn)象雖屬個別,但也讓教師這個光輝的職業(yè)蒙上了一層陰影,也讓公眾對師德產(chǎn)生了困惑甚至焦慮。
每一個職業(yè)都有自己的職業(yè)道德,但因為教師做的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所以人們對于教師品行的要求自然會嚴格于一般的職業(yè)。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對師德的焦慮自在情理之中。
提升師德,關(guān)鍵要從老師的思想上下功夫?!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些既是對老師的贊美,更是對老師的要求。老師既然選擇了從事教師職業(yè),就必須做好默默奉獻、甘于清貧、愿為人梯的準備。如果一個老師教書育人的理想動搖了、愛生如子的信念缺失了,或是被金錢至上的觀念誘惑了、被喧囂嘈雜的氛圍干擾了,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底線,造成師德的污點。教育工作本就是個良心活,指望通過教書育人來達到升官發(fā)財?shù)哪康?,不現(xiàn)實,更不應當。因此,老師必須在選擇職業(yè)之初就堅定信念,保持對于職業(yè)的敬畏感,同時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修養(yǎng)、提升境界,謹記為人師表,維護師道尊嚴。
提升師德,還要靠扎緊制度的籠子?;\子扎得越是緊,空子才能沒得鉆。把師德擺在教師考核的首要位置,在崗位聘用、職稱評審、評優(yōu)獎勵時,提高師德的比重;細化師德評價標準,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教師信息系統(tǒng),嚴格記錄教師的師德師風情況;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對違反師德行為真正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只有利劍高懸,才能從根子上遏制住違反師德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影響著、啟迪著、示范著學生們的行為,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也有著重要意義。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讓教師真正成為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丁雅誦)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查找問題”豈可拼湊
已是最后一篇
-
“查找問題”豈可拼湊